学术交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交流  >  正文

周训芳教授参加中德气候变化应对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4-10-29 点击数:

2014年10月25日至26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和德国国际合作所公司(GIZ)联合举办的“中德气候变化应对公众参与之立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天津气候交易所、苏州市发改委、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律师协会能源法律专业委员会、北京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河北马倍战律师事务所、NRDC中国项目环境法(ELP)项目组、亚行可持续发展局的代表,以及德国气候法学专家共70余人参加。我院院长周训芳教授应邀出席研讨会并做大会主题报告。

会议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主持,与会代表针对我国正在起草和论证的《气候变化应对法》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纪文研究员提出的有关建议条文,讨论了气候立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公众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公众参与的范围、形式和程序,公众参与的宣传培训和能力建设,气候法与环境法、能源法、海洋法、林业法的关系,欧盟和德国气候变化立法可供借鉴的经验等立法议题。

周训芳教授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公众参与》的主题报告。周训芳教授认为,林业建设是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中国政府为公众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这些政策应当纳入气候变化应对法的法律制度框架。《气候变化应对法》应当确立全民参与绿化的理念养成公众碳汇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参加造林增汇,倡导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办公纸张消耗。周训芳教授针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特点提出了公众参与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具体包括:从政府和林业企业获取森林资源增长和消耗信息;监督毁林、林间用火和盗伐滥伐行为;对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占用林地的环境影响发表意见;举报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和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行为;对破坏森林资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等。

本次研讨会是中德两国政府气候合作框架协议下的活动,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的协调下召开